重慶工商職業(yè)學院合川校區(qū)占地面積
重慶工商職業(yè)學院合川校區(qū)占地面積:1100多畝。
添加微信好友, 獲取更多信息
復制微信號
重慶工商職業(yè)學院簡介:
學校在合川區(qū)、九龍坡區(qū)建有三個校區(qū),占地總面積1339畝,現有教職工934人,其中具有教授及其他正高級職稱的72人,具有副教授、高級工程師、高級實驗師等副高級職稱的189人,具有博士、碩士學位的580人。
“人工智能技術與應用”等2個專業(yè)教師團隊入選“國家級職業(yè)教育教師教學創(chuàng)新團隊”。學校目前有在校全日制普通高等(??疲W生近1.7萬人。
你知道重慶的合川市的別名嗎?
1987年在合川縣境內發(fā)現的沙粱子遺址,其時代相當于中原的商周時期。史料記載和考古發(fā)現表明,合川在四千年前就有巴人的活動;合川的行政建置,也有近三千年的歷史。
古代合川,在巴人入川前是濮族人的重要居住地。公元前 11世紀,周族姬發(fā)(周武王)建立了西周王朝,分封了重要的封國七十一個,其中姬姓國家占了五十三個。周武王封宗姬于巴,爵子。巴子在今合川城區(qū)銅粱山下建巴國別都,名“巴子城”。
戰(zhàn)國時期,周慎靚王五年 (公元前316年)秦國滅巴國。秦于周赧王元年,秦惠文王后元十一年(公元前314年)置墊江縣,縣域轄今合川、武勝,銅粱、安岳、岳池縣地,隸屬巴郡,治所在今合川。墊江縣為合川歷史上最早的縣名。墊江原名為褻江,取嘉陵江、涪江在縣城匯合之水如衣重疊之意, 《漢書·地理志》誤記為墊江并沿襲至今。漢平帝元始二年(2年),墊江縣域轄今合川、銅粱、大足、武勝縣地及潼南、安岳縣一部分,縣治仍在今合川,屬巴郡。
此后,到東晉末的 400余年內,由于政權更迭,除墊江的從屬關系在東漢獻帝建安六年(201年)屬巴西郡,蜀后主建興十五年(237年)屬巴郡,東晉安帝義熙元年 (405年)屬巴州,義熙八年(412年)屬巴郡等數次變動外,墊江縣建置仍一直保留。
南朝宋文帝元嘉年代 (424—453年),宋文帝升墊江縣置東宕渠郡,屑梁州,郡治在今合川市區(qū)。宕渠名源于宕渠水(今渠江)。東宕渠郡轄宕渠縣1縣,縣治在今合川市區(qū)。
南齊時 (479—502年),齊高帝因貴州的僚人遷徙進入嘉陵江、渠江流域,故將東宕渠郡改名為東宕渠僚郡,郡治不變,仍屬梁州,轄宕渠縣(今合川)、平州縣(今南充市南和岳池縣北),漢初縣(今武勝縣)共3縣。
梁武帝大同 (535—546年)時期,東宕渠僚郡分出置新興郡,平州、漢初兩縣劃出,只轄宕渠縣。梁簡文帝大寶元年(550年),東宕渠僚郡復名東宕渠郡。
西魏恭帝三年 (556年),改為合州。合州名因涪江自梓州、遂州來,在合川城區(qū)與嘉陵江合流而故名,州治所在今合川城區(qū),轄墊江(原東宕渠郡)、清居(原新興郡)、東遂寧、懷化(原東遂東郡)4郡及郡屬石鏡(今合川,石鏡由宕渠更名,石鏡名源于今嘉陵江合川段的龍洞沱照鏡石)、漢初(武勝)、清居(南充市南)、方義(遂寧城區(qū))、德陽(遂寧市中區(qū)東南),長江(蓬溪)、始興(潼南)7縣。
隋文帝開皇十八年 (598年),合州更名涪州(仍以水名)。隋煬帝大業(yè)三年(607年),涪州改名為涪陵郡,轄石鏡、漢初(清居縣并入)、赤水(源于今鹽溪河古名赤水得名,縣治在原合川縣赤水鄉(xiāng))3縣。
唐高祖武德元年 (618年)復名合州,屬劍南道。唐玄宗天寶元年(742年)又改合州為巴川郡。唐肅宗乾元元年(758年)再復名為合州,州治在今合川市區(qū),轄石鏡、新明(縣治今岳池縣南)、漢初、赤水、銅梁(縣治今銅梁縣西北)、巴川(縣治今銅粱縣舊縣鄉(xiāng))6縣。
宋太祖乾德三年 (965年),石鏡縣改名為石照縣,合州屬梓州路,后為潼川府路。宋理宗淳 佑 三年 (1243年),為抗蒙兵,在州東5公里的釣魚山筑新城,遷合州及石照縣治所于釣魚城。
元世祖至元二十年 (1283年),撤銷昌州(治地今永川市)及所轄之昌元縣、永川縣并入大足縣,屬合州。同年,合州及石照縣治所由釣魚城遷回原址,屬重慶府路。至元二十四年(1287年),赤水縣并入石照縣。合州轄石照、銅梁(大足縣并入),定遠(至元二十二年置,治今武勝縣南)3縣。
元末義軍領袖明玉珍據蜀稱帝,國號夏。明玉珍天統(tǒng)元年 (1361年)石照縣建置撤銷,其地由合州直轄。同時,從銅粱縣分出置大足縣、昌寧縣(昌寧縣屬重慶府)。合州轄銅梁、大足、定遠3縣。
明代,合州隸屬重慶府。明太祖洪武七年 (1374年),大足縣從合州劃出歸重慶府直轄。明孝宗成化十四年 (1478年),從銅粱縣分置安居縣(屬重慶府轄),合州僅轄銅粱、定遠2縣。
清世宗雍正六年 (1728年),合州成為單州,不再轄縣,屬重慶府管轄。
民國 2年(1913年),合州改名合川縣,屬川東道。合川名源于水,以涪江、嘉陵江在此匯合故名。
民國 24年(1935年),軍閥防區(qū)制解體,四川省下分18個行政督察區(qū),合川縣屬第三行政督察區(qū)(專員公署駐永川)轄。
1949年12月3日,合川解放。
1950年,合川屬川東行署壁山專員公署轄。1951年,壁山專區(qū)更名江津專區(qū),合川屬江津專區(qū)轄。
1952年4月,劃出合川縣城關區(qū)增設合川市(專轄市)。1958年1月,經國務院批復,合川市建置撤銷,原合川市所轄地域改為合川縣城關鎮(zhèn)。
1983年3月,重慶市和永川地區(qū)合并,合川縣屬重慶市轄。
1992年8月,經國務院批準,撤銷合川縣,設立合川市,隸屬重慶市。
1997年3月,全國人大八屆五次會議審議通過,設立重慶直轄市,將四川省的萬縣市、涪陵市、黔江地區(qū)所轄行政區(qū)劃入重慶市。
1998年12月13日,國務院批復《重慶市城市總體規(guī)劃》中,合川市定位于重慶北部地區(qū)中心城市,處于重慶市域城鎮(zhèn)五級結構中的第二級,僅次于重慶都市圈。它是一定區(qū)域范圍內的經濟中心和交通樞紐,發(fā)揮輻射和帶動周邊地區(qū)經濟社會發(fā)展的作用。
2005年4月,合川市進行了行政區(qū)域調整。至此,合川市行政區(qū)劃設27個鎮(zhèn)、3個街道辦事處,528個村。
急!合川是哪個天然氣公司 咨詢 *** 是多少?
合川是合川市民生天然氣有限責任公司,咨詢 *** 是42824809。
拓展資料
合川區(qū)民生天然氣有限責任公司1989年1月,經合川縣人民 *** 批準,成立了全民所有制企業(yè)性質的“合川縣天然氣公司”。該公司隸屬于合川縣經委及縣工業(yè)局領導,并由合川縣財政撥款26萬元作為啟動資金。
1991年11月,公司更名為“合川市天然氣公司”。2002年4月,公司改制后組建“合川市民生天然氣有限責任公司”,由重慶民生電力股份有限公司控股,注冊資本為人民幣1000萬元,股本設置為1000萬股。
重慶民生電力股份有限公司出資900萬元,占90%,合川市天然氣公司職工入股100萬元,占10%。公司建立了董事會、監(jiān)事會、黨支部、團支部、工會等領導、組織機構,并設立了行管部、生技部、財務部、安全保衛(wèi)部、物資后勤部、工程部、維修服務部、營銷部、儲配站等九個職能部門。
2003年至2007年先后在合川境內設立了錢塘、云門、大石、太和、東津沱等五個天然氣工作站?,F有在崗職工79人(其中男職工42人;女職工37人);退休職工7人;協(xié)議保留勞動關系2人;合同制職工3人;長期臨時工33人。高層管理人員5人,中層管理人員12人;高級專業(yè)技術職稱4人,中級專業(yè)技術職稱9人,初級專業(yè)技術職稱17人;中國 *** 黨員20人,民盟1人,民建1人;合川區(qū)政協(xié)委員3人。
該公司現有天然氣用戶70898戶,其中民用天然氣用戶70428戶,商業(yè)用戶339戶,工業(yè)用戶8戶,集體用戶123戶。年供氣量1880萬立方米,供用氣安全率達100%。資產總額7563萬元,固定資產4038萬元。
公司的辦公、生產、經營和生活等設施共占地27100平方米,建筑面積3302平方米,鋪設有長輸管線105。4公里,城區(qū)Ф108以上主管線30。733公里,城區(qū)庭院管網205。118公里。建有儲配站一座(兩個1000立方米球型儲罐,儲氣能力1。6萬立方米),脫硫站一座(日脫硫5萬立方米),合110井場一座。
2007年1---9月新安裝民用天然氣4201戶,完成年計劃的93。3%;供氣量1432。5萬立方米,完成年計劃的76。2%;實現銷售收入3031萬元,完成年計劃的84。2%;實現利潤342。72萬元,完成年計劃的85。68%;氣費回收率98%以上;輸差6。27%;未發(fā)生重特大安全事故發(fā)生,安全率達100%。
評論已關閉!